為分析研判黃岡市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態勢,研究探討如何順應新形勢和產業發展趨勢,切實破解瓶頸、補齊短板,加快產業發展。2022年6月28日,應黃岡市經信局邀請,湖北省機械行業聯合會、湖北省汽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領導和專家一行來到黃岡市出席黃岡市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座談會,為地方政府部門做專家咨詢。座談會由黃岡市經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馮軍主持。
座談會上,黃岡市方面介紹了有關情況。
2021年,黃岡全市共有汽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136家,其中規上企業108家??偖a值100.6億元,其中汽車零部件產值64.5億元,同比增長4.9%;新源汽車產值26.1億元,增長11%。汽車零部件經營企業68家,汽車維修企業45家,較大規模整車銷售市場15個。

——汽車零部件生產集群效應初步凸顯。以麻城、浠水等縣市為主體的大別山汽車配件產業集群被列入全省重點產業集群行列,集聚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116家,占全市85%。武穴、英山、蘄春、黃梅等縣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呈現多點開花局面。全市已形成以整車生產為核心、上中下游配套銜接的產業鏈條,汽配件加工產業擁有7大類別、400多個品種、10多個知名品牌。同時,全市涌現一批行業領先的汽車零部件骨干企業,在一些細分領域形成了產業特色和技術優勢,成為“隱形冠軍”。
——積極融入湖北“汽車走廊”。目前,黃岡市與東汽、一汽、上汽、神龍等整車生產知名企業形成上、下游配套分別為62.5%、78.3%,建立穩定供貨關系。黃岡產業園規劃近2000畝土地,積極引進新能源汽車上下游配套產業項目。麻城市主動承接溫州和上海汽配產業轉移,在經濟開發區內高標準打造1500畝的溫州汽配產業園和1000 畝的上海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大力開展以商招商,目前已落戶企業8家?!包S岡造”汽車及零部件融入全省、走向全國的速度明顯加快,在新一輪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大有可為。
——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企業逐年量產。黃岡市全域現有星暉新能源、普赫氫能(位于黃州,生產氫能專用車)、天時汽車(位于浠水,生產專用車)、東瀚空港(位于蘄春,生產機場專用擺渡車)4家整車生產企業,年產能16萬臺。星暉項目總投資202億元,規劃年產30萬臺新能源汽車整車,可實現產值600億元,利稅69億元。
——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有后勁。2017年,黃岡突破性引進三大百億項目,星暉新能源汽車作為其中一項落戶黃岡,不僅刷新了湖北汽車產業版圖,也將為全省汽車產業產值邁進萬億元貢獻大別山老區力量。2020年1月,首臺“黃岡造”純電動汽車在湖北星暉新能源智能汽車生產基地下線。該項目主打15萬至25萬元主流新能源乘用車,填補了湖北省同時具備“新能源”和“智能網聯”特性的造車新勢力的空白。2021年星暉新能源汽車訂單充足,產量大幅提升,實現產值近10億元。


座談會上有關專家指出,黃岡市汽車產業鏈不完整,零部件本地配套能力弱;市場推廣力度不強,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企業生產要素不足,人才引進和融資相對困難等問題。 面對這些問題,如何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黃岡市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支撐,如何找出黃岡優勢的“獨占性”,加快建設汽車強市呢?專家認為黃岡市發展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一是逐步提升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模;二是加快完善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三是加快發展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關鍵零部件;四是持續完善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穩步推進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布局上堅持產業集群發展,圍繞整車制造優化布局產業鏈,著力打造集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整車、零部件、充電設施于一體的新能源汽車基地,積極融入武漢城市圈汽車產業群,有序推進市內汽車產業協同發展,逐步形成“一園三電多基地”的專業化、協作化、聯動化的新能源汽車空間發展格局。
湖北省機械行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杜雷軍,鄂機聯鄂汽盟首席專家、原東風技術中心總工、湖工教授章國光等;黃岡市經信局黨組成員、市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潔,光谷黃岡產業園管委會副主任何平,黃岡市招商局、高新開發區、省中科產業研究院等負責人;省中科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喻國銘,黃岡師院機電與汽車學院副院長劉小俊,省中科產業研究院副教授張軍林等;線上專家:中國汽車專家咨詢委主任秘書陶志軍,原中汽研漢陽所總工王維,中科院武漢情報中心區域產業發展處主任王輝等領導、專家、負責人參加座談。
▼
汽車是湖北的第一大支柱產業,以武漢為龍頭,形成了包括孝感、黃岡、隨州、襄陽、十堰在內,縱貫千里的汽車走廊,成為全國重要的輕重型商用車、中高檔乘用車、新能源汽車和關鍵零部件基地。2021年湖北省汽車產量達210萬輛,汽車產業營業收入6942億元,均占全國份額的8%,排名全國第四。
為解決產業鏈供應鏈的行業痛點,探討如何確保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可控,武漢機床展組委會基于湖北汽車產業優勢,于2021年聯合湖北省機械行業聯合會、湖北省汽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湖北省模具工業協會、湖北省鑄造協會、湖北省表面工程協會、十堰市機械工程學會、十堰市專用汽車行業協會、十堰市鑄造行業協會、襄陽市汽車行業協會、隨州市汽車行業協會、荊州汽車零部件商會舉辦首屆湖北汽車行業產業鏈、供應鏈交流對接會。會議邀請來自機械制造及汽車制造領域行業專家; 湖北省及周邊地區汽車行業領導、工業區主管部門、工業園區;武漢、十堰、襄陽、黃岡、隨州、荊州等地區機械加工、汽車零部件等領域企業設備、技術、生產制造等主管人士;部分立嘉技術專家顧問團成員及其他區域相關制造企業人士參加。
會上,各嘉賓就湖北省汽車行業產業鏈供應鏈的話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嘉賓們一致認為現湖北省汽車行業產業鏈供應鏈處于薄弱環節,應打破壁壘,多交流、多互動才能推動產業深度融合,從而真正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高水平汽車行業產業集群。
2022年,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有關技術加速融合,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成為汽車產業的發展潮流和趨勢。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
為加快完善湖北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加快發展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關鍵零部件;解決湖北周邊地區,如黃岡、隨州等市汽車產業鏈不完整,零部件本地配套能力弱;市場推廣力度不強,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等問題。基于首屆汽車行業產業鏈·供應鏈交流對接會的成功舉辦,2022第二屆湖北汽車零部件產供鏈大會——汽車零部件先進技術高峰論壇,創新升級,強勢來襲,助推汽車行業采購精準對接優質供應商,解決雙方需求,提高采供效率,推動智能制造再上新臺階,促進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
推薦視頻
關注裝備嘉族視頻號,學習更多加工應用實景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