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芯片,可能很多人的腦海中都會出現“缺芯少魂”這四個字。但是,芯片領域本身就是一個大家族一般的存在,本身就是浩瀚無邊的星辰大海。在芯片這個大家族里面,我國其實也并非就沒有散發過中國制造的光輝。
清華大學,一向來就是我國科研實力非常強勁的高等學府,近幾年來,在高端科技領域,以一往無前的熱情,融化了不少高端科技的堅冰。如今,在光譜芯片方面,清華大學再立新功。那么,清華大學這項破冰,對于我國而言究竟有何意義呢?在未來的日子里,就光譜芯片領域,我國是否有可能進一步發展呢?
根據清華新聞網2022年5月31日報道,近期,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黃翊功教授和崔開宇副教授聯手帶領著相應團隊在超光譜成像芯片的研究中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和突破。除此之外,還在實踐中得到了權威的驗證,成功研發出全球首款實時超光譜成像芯片。
芯片的種類和應用領域是非常豐富的,在硅基材料的基礎上,可以誕生出成千上百種芯片類別,應用在各行各業,滿足不同的需求。比如汽車領域有專門的車規級芯片,存儲芯片領域也有NAND,大家常用的電子設備只是芯片種類領域的冰山一角。在這些常見的芯片應用場景中,有一項技術經常被使用卻又被人們忽略,那就是智能感知。
這項技術領域的背后會用上光譜成像,工業制造,機器視覺等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往往會用上各種光譜成像掃描數據信息,采集物體成像數據。
傳統的光譜成像缺乏實時性,沒有便捷的操作性能,成像的效果也未必理想。但是清華大學的一項技術突破給出了解決方案,成功為智能感知技術領域的光譜成像增添光彩。
光譜成像是智慧感知領域的一大研究方向,具有廣大的市場前景。運用光譜成像技術可以獲取視場范圍內的物質像素點的組分和含量。相比于傳統的光譜成像,清華大學突破的技術更具優勢特色。
這枚芯片和當下主流的光譜檢測技術相比,實現了從單點光譜儀到超光譜成像的巨大飛躍。在突破了這樣巨大,這樣重要的芯片難題,我國清華大學其實也沒有藏著掖著,而是公開發表在了世界知名期刊《科學》上面。
那么,光譜芯片究竟是什么?列個比較簡單的比喻,光譜其實就像是我們的指紋一樣,每個人的指紋其實都是不一樣的,這就將人與人之間很好地區分開來,光譜芯片其實也一樣,通過光譜芯片能夠進行光譜成像,可以獲得成像現場內各像素點物質地組成成分,對于智能感知技術的發展和進步還是很有幫助的。
大家看出來了吧,光譜芯片其實主要發展的就是光譜分辨率,而清華大學的全球首款實時超光譜成像芯片,看起來名頭挺大,實際上怎樣呢?據說實力也是不俗的,視場內的物質像素點可以被實時、快速獲取,在分辨率方面可以達到0.8納米。
看樣子,清華大學這次的破冰還真不能小覷,對于我國而言,無疑也是意義非凡的。但是,一時的成績其實也說明不了什么,就比如在通訊技術方面,我國華為不是在5G領域實現反超,直接引領全球潮流。
那么,未來我國在光譜芯片方面的發展,究竟能否繼續這樣保持下去呢?究竟能否繼續維持住當前的領先地位呢?
其實,我國在光譜芯片方面還是有可能再進一步的,首先,眾所周知,光譜芯片主要就是利用光譜信息,光譜信號進行各種成像之類的活動。但是,光有信號,光有信息就夠了嗎?當然不夠。
光譜信息和光譜信號其實也是需要處理的,就像5G信號那樣,要實現應用的話,不僅僅要有5G射頻芯片,還要有5G基帶芯片。光譜信息和光譜信號也一樣,它們還需要一種光柵的設備才能實現實際應用。
而這樣重要的光柵設備,我國其實早就取得了突破,2016年11月11日,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成功研發了這種設備的樣機,填補了我國國內的空白,一舉扭轉了我國光譜儀器行業“有器無心”的狀態。
從中不難看出,我國都能突破這樣高難度的高端核心設備,足以證明我國在光譜芯片發展上依舊有著巨大的潛力,未來,我國再接再厲,未必不能更進一步。
另外,2022年5月26日,深圳市海譜納米光學科技有限公司CEO黃錦標當天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表示,今年年初,海譜納米光學正式量產了第一代微型高光譜MEMS芯片,相關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022年5月份,海譜納米光學還推出了多款高光譜相機產品各項技術指標均領先全球同行。
除此之外,在光譜芯片領域,我國還有與光科技等等,總之,在光譜芯片方面,我國的入局者其實也是不少的,在我國本身就有這么多實力強勁的企業的情況下,我國在光譜芯片領域的破冰和發展其實都有更進一步的可能。
最后。光譜芯片本身就屬于高端科技,本身就需要大量資金的注入。2022年2月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我國公開透露了2021年科研總投入的情況。從中可知,在2021年,我國的科研投入大概有2.79萬億元,比2020年還增長了15.6%。
從中不難看出,我國在科研投入資金方面,其實還是比較龐大的,有這樣龐大的科研資金投入,我國未來未必沒有可能在光譜芯片的發展上更進一步。
分辨率能夠達到0.8納米,清華大學不僅僅破冰了芯片難題,填補了國內空白,而且還展現出了不俗的成績。期待在光譜芯片方面,未來我國能夠再接再厲,爭取在這個領域中,綻放出中國制造之光。
隨著未來5G、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與成熟,芯片產業發展的熱點領域在不斷豐富,并為集成電路及智能裝備產業帶來了廣闊的市場前景。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作為制造強國建設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發展水平關乎我國未來制造業的全球地位。發展智能制造,對于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數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為搶抓機遇,華中國際智能裝備展覽會,將于2022年9月1-4日,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行。
本屆展會分設第11屆武漢國際機床展覽會、武漢國際智能工廠展覽會、武漢國際橡塑及包裝工業展覽會、武漢國際焊接切割設備展覽會、武漢汽車工程及技術展覽會、武漢國際管材及管材加工設備展覽會等子展,覆蓋金切機床、工業互聯網、工業自動化及機器人技術、工業設計與服務、工業耗材、鈑金 / 激光加工、激光及焊接設備、汽車制造技術工程、鑄造、工/刀/夾具、物流及倉儲設備、模具工業、機械零部件、橡塑及包裝工業等領域設備及技術。為各制造企業提供最新高端化、智能化、多元化機床智能設備及解決方案,為各級企業、經銷商與各地采購商,提供拓寬渠道、更新裝備等一站式采購服務。屆時,還將舉辦第二屆湖北汽車行業產業鏈·供應鏈交流對接會等高端論壇會議,推動智能制造再上新臺階,促進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歡迎您的參加~
推薦視頻
關注裝備嘉族視頻號,學習更多加工應用實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