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江南北重新嚴峻的防疫形勢對制造業,尤其汽車產業鏈產生一定影響,多家整車廠和零部件供應商停工或減產,供應鏈沖擊較大。
受疫情影響,3月份以來,已有部分位于上海的車企相繼宣布停產。其中,特斯拉位于上海臨港的超級工廠,3月16日至3月17日停產兩天;3月28日起,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再度停產,迄今停產已超過半個月。4月9日,蔚來表示,自3月份以來,因為疫情原因,公司位于吉林、上海、江蘇等多地的供應鏈合作伙伴陸續停產,目前尚未恢復,受此影響,蔚來整車生產已經暫停。由于上述原因,近期不少用戶的車輛會推遲交付。多位車企CEO發文表達對汽車供應鏈問題的擔憂,“上海供應鏈問題可能導致5月全國整車廠停產”。
華為消費者業務 CEO、智能汽車BU CEO余承東4月5日也發文稱,如果上海不能復工復產,5月之后所有科技/工業產業涉及上海供應鏈的,都會全面停產,尤其汽車產業,他表示,4月中旬開始,部分企業就已經開始因上海等封閉導致供應鏈斷供停產了。如此持續下去,產業經濟損失將會很大。
風雨欲來,汽車行業雙重承壓,急需破局。政策的出臺,讓汽車行業迎來轉機。據悉,對于復工復產問題,工信部等三部門已多措并舉。4月11日工信部正式上線“汽車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協調平臺”。4月15日,工信部等三部門傳達國務院保障物流暢通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專題會議精神,研究建立產業鏈供應鏈訴求應急協調機制,設立保運轉重點企業“白名單”,集中資源優先保障集成電路、汽車制造、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重點行業666家重點企業復工復產。除此之外,全國多地正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在吉林省,4月11日中國一汽已全面啟動復工,同時首批47家零部件企業正有序復工。4月15日,紅旗品牌單日順利下線160臺。4月17日最新消息,一汽集團在長春的5個主機廠全部復工。
此外,長春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李雪峰在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在確保疫情安全前提下,4月底前,將優先推動第一批128個重點項目開復工。
據沈陽工信局信息,截至4月13日,沈陽全市累計復工復產工業企業2146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21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率達到56.2%。其中,重點企業華晨寶馬生產線恢復單班生產。
上海方面,在4月16日,上海經信委發布《上海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指引明確,各區政府和街鎮、園區要積極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指導企業“一企一策”。 復工復產名單中,與汽車相關的企業有249家,整車制造商的名單里有上汽大眾、上汽通用、特斯拉,臨港片區把特斯拉列為“必需復工的停產企業”。
4月18日,上汽集團開展復工復產壓力測試。上汽方面表示, 將著力摸排難點堵點,為正式復工復產做好積極準備。參加本次復工復產壓力測試的既包括上汽集團旗下上汽乘用車、上汽大眾、上汽通用、華域汽車、安吉物流等整車、零部件和物流企業,也包括與上汽集團整車生產緊密關聯的大量一、二、三級核心供應商。同時,復工復產名單中還包括在滬66家半導體企業,中芯國際、華虹宏力、飛凱材料、凱世通(萬業企業子公司)、新傲科技(滬硅產業子公司)、盛美上海、彤程電子(彤程新材子公司)等名列其中。
在各方努力之下,汽車行業供應鏈正在有序恢復生產秩序,確保汽車制造的供應,雖然在管理上還有不少約束,但是好過直接停產的狀態。
隨著新制造浪潮興起,改變無處不在。面對全球產業格局重構的新挑戰與產業鏈再造的新機遇,華中國際智能裝備展覽會暨第11屆武漢國際機床展將于2022年9月1-4日,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舉辦。本屆展會以數控機床板塊為核心,聯動激光鈑金、工業機器人、自動化工業、橡塑及包裝工業板塊,并緊扣機械制造、汽車零部件、五金、3C電子、印刷包裝、焊接切割設備等應用行業需求,全方位呈現制造行業上下游的加工設備、創新技術和數字化解決方案。歡迎您的參加~